萧山区高中生物特级教师工作站、学科教研大组成员送教萧山六中
为了充分发挥区高中生物特级教师工作站和学科教研大组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升站组成员的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区高中生物教师相互交流和同步发展,10月30日萧山区高中生物特级教师工作站、学科教研大组成员送教萧山六中。
PART 1课堂展示
萧山六中 金荷亚老师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金老师围绕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几个经典实验,设计进阶性驱动任务剖析、问题引导、模型建构,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学案应用、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实实在在呈现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导、议、练、理”四个环节,展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体现高效、灵活的教学理念。 体育新闻网
萧山中学 孟小玲老师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孟老师以“窗边植物的向光生长”视频与达尔文环球旅行中发现草芦幼苗有向窗户方向弯曲生长的现象导入,结合生长素的发现史情境,搭建任务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整堂课设计合理,结构严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构建模型,共同推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PART 2主题讲座 重庆教育网
萧山三中 金小英老师
《生物选考试题研究》
金老师深入分析了23年6月选考试卷非选择题各小题的题目关键点,结合各小题答题标准,认为选考试题除了考查相关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外,还综合考查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体现了生物选考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并在真实的情境中由浅入深,考查学生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
萧山三中 杨华老师 运城热点网
《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杨老师从学科核心素养面临的挑战出发,点明单元作业应该从作业的纯粹分解走向作业的交叉综合,作业控量增质,聚焦关键能力。他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展开:实践性作业要有创新,个性化作业要有选择,基础性作业要少而精。单元作业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什么形式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能恰到好处地作为作业载体,反映出整个单元的主干,街接好各时段学习内容,协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活动,参与进阶学习。
萧山十中 朱旗平老师
《课题选题、文献搜索》 攀枝花新闻网
朱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课题的一些心得:课题来源可以是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和感兴趣的点;要通过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了解过去与未来,哪些问题还未被解决;可以通过图书馆、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和年鉴工具书去查阅;可以采用更为便利的互联网数据库去查阅,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
PART 3活动总结
区生物特级教师工作站导师兼教研大组组长金松涛老师、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生物教研员沈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金松涛老师
沈刚老师
两位老师以“送教促成长,携手共发展”为主旨,通过对“展示课”的点评、“讲座观”的延伸、“活动展”的深挖,对本次送教活动进行了“得与失”的分析与指导。
他们肯定了老师们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而做的努力,希望能以本次送教活动为载体,通过观点的碰撞、智慧的共享,互观互学互研平台的搭建,让送教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实现区内生物资源的互通共享,强化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教育教学的交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做到行而有思,思而行远,思行共进,聚势赋能。
颁发荣誉证书
合影留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萧山区高中生物特级教师工作站、学科教研大组成员送教萧山六中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ysulis.com/949602.html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暂无